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访谈 | 现场视频 | 现场图片 | 文字实录 | 嘉宾资料

张兵介绍灾区地面实时监测

嘉宾: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副主任张兵
        时间:2008年5月18日17:00
        简介:自5月12日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后,这几天四川地区余震不断,5月18日1点零8分,在四川江油市再次发生6.0级余震。纵观这次地震,四川的地形地势会发生哪些变化?地质滑坡情况怎么样?堰塞湖会不会发生溃决?张兵主任为大家带来灾区最新监测结果。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网·中国访谈。自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以后,这几天四川地区的余震不断。今天凌晨1点08分,四川江油市再次发生六点零级余震。纵观这次地震以后,四川的地形地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地震滑坡情况怎么样?堰塞湖会不会发生溃决?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副主任张兵为大家带来灾区最新监测结果。张主任您好,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2008-05-18 16:50:26)
[张兵]:

很高兴来到中国网和网友一起谈谈现在的地震情况。

(2008-05-18 16:51:29)
[中国网]:

张主任,我们知道四川俗称“天府之国”,而且山川秀美,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曾经是众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这次灾难可谓是从天而降。首先,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次地震以后,四川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008-05-18 16:51:48)
[张兵]:

大家都知道,这次地震对当地的灾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这和这次地震的性质以及震区的地形、地貌非常有关系。首先这次地震震级比较大7.8级,属于浅源地震;另一方面,重灾区在山区。大家知道,整个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整个河流切割出了很多深的峡谷,像大三峡、小三峡等等。

(2008-05-18 16:52:53)
[张兵]:

这次的地震灾区正好发生在这样的地区。山区由于地震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这是一条河流,整个沿着河流两边是山地,这是一个谷地,大量的滑坡划下来,它可以把一些房屋掩盖掉。但是房屋是可以再造的,它是一种人工的、自然的,但是自然的地形是无法恢复的。可以看得出,看到这个画面确实触目惊心,有的是半个山垮掉了,一方面把一些房屋掩埋掉,还有一些是整个进入到河道里。整个自然景观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2008-05-18 16:54:26)
[中国网]:

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非常大。张主任,地震对河流、水利以及水库等水利设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8-05-18 16:55:33)
[张兵]:

这个灾区由于地势比较陡峭,差异比较大,因此在这些河流上建了很多的梯形电站,这些梯形电站在滑坡的地面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个汶川县映秀镇的太平驿水库。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水坝,山体滑坡下来以后,整个把大坝的半边盖住。这里有一条路,这是闽江,这个路过来以后,在这里就断掉了,整个被滑坡体掩盖掉。路又在另一个地方出来,因此这个滑坡体是非常大的,大概有500多米的大滑坡体。一个滑坡体会对水坝造成很大的冲击力和挤压,一旦水坝决堤,将会对下游造成大量的地面掩盖,因此附加的损失会非常大。

(2008-05-18 16:56:07)
[中国网]:

这个水电站可以看到是建在岷江之上的?

(2008-05-18 16:58:37)
[张兵]:

它是在映秀附近,是都江堰再往上不远的地方。

(2008-05-18 16:58:53)
[中国网]:

刚才您给我们展示这幅图的时候,水电站的左侧是白色的部分,是留下的泥沙吗?

(2008-05-18 17:00:09)
[张兵]:

四川山川秀美,植被还是很茂密的。大家可以看到绿色的是植被,所有白色的地区以前都是植被,在地震前都是。

(2008-05-18 17:00:59)
[中国网]:

现在全是泥沙?

(2008-05-18 17:03:01)
[张兵]:

现在整个被翻过来,整个滑坡把树翻下去。这个面积垮掉了,滑坡体非常大。

(2008-05-18 17:03:16)
[中国网]:

滑坡体是不是已经冲击到了水电站?水电站在图上看起来不是特别长。

(2008-05-18 17:03:42)
[张兵]:

已经冲击到了,在往前发展,就会把出水口挡住。

(2008-05-18 17:04:03)
[中国网]:

已经在边缘了。

(2008-05-18 17:04:26)
[张兵]:

对,再有余震的话,会使滑坡体继续向下,如果再有影响,下滑速度非常大。

(2008-05-18 17:04:42)
[中国网]:

在四川这个地区,这种情况多见吗?

(2008-05-18 17:05:12)
[张兵]:

非常多见。从14日第一个架次开始,一直到今天18日,几乎每天都是两个架次的飞行,我们有大量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现象。

(2008-05-18 17:05:27)
[中国网]:

有没有一个数据显示,大概有多少座水电站或者水库都面临这样的压力?

(2008-05-18 17:07:57)
[张兵]:

我们没有确切的统计,应该说几十个是肯定会有的。

(2008-05-18 17:11:10)
[中国网]:

好的。张主任我们也知道,在地震发生以后,中科院紧急派出了2架遥感飞机飞往地震灾区,对灾区开展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能不能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2008-05-18 17:11:28)
[张兵]:

12日下午发生地震以后,院里马上做了紧急部署,包括路甬祥院长做了相应的指示。我们对观测中心紧急动员起来,充分利用这两架飞机。12日下午地震,13日一天都在紧急地准备飞行任务。两架飞机的执行飞行任务还是有很多的后勤保障问题,包括遥感器的装载问题。一架是光学遥感器,一架是雷达遥感其。因为雷达数据有穿透云雾,不受云雨影响的优势。所以13、14日天气不好,因此我们充分发挥了雷达数据的特点,第一时间拿到雷达数据。

从12日下午地震到14日早晨,我们到了重庆的江北机场。中午1点,我们就执行了第一个雷达飞行任务。所以这个时间是在48小时之内,我们已经开始在当地获取数据。从航空的遥感执行角度来讲,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快的了。另外一架是光学飞机,从15日开始获取数据。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16个架次的飞行任务,今天下午还要再进行。

我们与北京、重庆的机组人员、飞行人员保持紧密联系,他的飞行数据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过来,在我们总部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2008-05-18 17:11:59)
[中国网]:

是不是所有的遥感数据都来自遥感飞机?

(2008-05-18 17:13:46)
[张兵]:

不是。有一部分是卫星数据,尤其是在刚开始发生的前两天。也就是说,航空数据获取是从14日开始的。但是12日的下午我们就开始了,发生地震以后,我们了解震区情况,马上开始对卫星数据的获取和订购工作。对地观测中心含有两个地面站,一个在三亚还没有建成。目前,有密云站和喀什站,我们充分调动起来,尽量获取这个地区的震后数据。

(2008-05-18 17:14:09)
[张兵]:

同时,我们也紧急地收集以前存档的数据。以前存档高分辨率的数据可以和我们现在的数据进行对比,作为一个历史资料。所以我们在卫星和航空同步进行。14日以后,由于航空数据分辨率更高,因此在14日以后,我们把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重心放在了航空的平台上。

(2008-05-18 17:17:05)
[张兵]:

谢谢您的介绍。您刚才也提到了,从遥感飞机开始飞行以后,这几天都进行非常多次的数据传输。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些天都传回了哪些数据?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8-05-18 17:18:28)
[张兵]:

我拿到的这些图片只是一小部分,大概的数据量,GB级的数据量,每个航班传输的数据都是好几百GB的数据,所以这个数据量非常大。

(2008-05-18 17:19:50)
[中国网]:

能不能给大家具体说一下,比如在灾区地面形成了一些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堰塞湖大家比较关注,咱们的遥感飞机能够检测到相关的情况吗?

(2008-05-18 17:20:30)
[张兵]:

我们拿到的光学航空图象,它的分辨率非常高,到了0.5米。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大型的滑坡体。这个滑坡体在北川附近,北川县在西北方向,整个滑坡体把整个的河道全部阻塞。阻塞以后,就形成了堰塞湖。上游的河流没法往下流,我们把它堵住了,相当于一只手把这个地方紧紧卡住了。这样就造成上游的水位抬升,已经整个被淹掉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屋顶,这个屋顶实际是一个中学,两层楼的屋顶。整个的乡已经被埋掉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道路,也被水埋掉了。所以堰塞湖影响很大。尤其是这种影响,它的次生灾害,后期影响会更加严重。

(2008-05-18 17:21:33)
[张兵]:

随着水位的抬升,下游的滑坡体会对泥沙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当它夹裹着的泥沙就变成泥石流,这样它的重力远大于江水的重力。因此它所碰到的所有目标底物会产生冲击力,一方面会把大坝很容易冲刷,造成下游决堤。如果是北川县发展下去,它被冲掉的可能性很大。

(2008-05-18 17:22:57)
[中国网]:

到目前为止,四川灾区已经形成了多少个堰塞湖?有具体的数据吗?

(2008-05-18 17:23:31)
[张兵]:

我们发现以后会向有关部门专报。现在看来,我们初步统计有10几个比较大的。集中地段是在北川鉴江这段,还有岷江,从映秀镇到汶川,从汶川到茂县等。

(2008-05-18 17:23:47)
[中国网]:

我们这里有网友问:堰塞湖一般的容积有多大?能具体的给大家一下吗?它带来的影响会不会与它的容积量有关?

(2008-05-18 17:26:44)
[张兵]:

这个肯定有关系。容积量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这个河道本来就有多宽,原来河的水量有多大。如果这个河流是很大的河流,那么阻塞以后水量自然就很大。如果是比较小的河流,就会形成小的堰塞湖。至于它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力和两边的地质结构有关。如果它是非常松散的地质结构,那么垮塌下来的土石块更多,形成的泥石流的冲击力也就会更大。

(2008-05-18 17:27:36)
[中国网]:

现在比较大的堰塞湖有哪些,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两个例子?

(2008-05-18 17:28:15)
[张兵]:

我想最典型的就是堰塞湖,就是北川。因为我带的图片有限,北川西北的是最大的堰塞湖,而且这段的滑坡体很多。我刚才讲的只是在北川县的西北方向有三处大的滑坡体。在北川县的下游方向,仍然有一些滑坡体。这些滑坡体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也就是说,即使我冲开了滑坡体以后形成泥石流,往前走的过程中又会碰见新的滑坡体阻碍。碰见这些阻碍以后,经过水能量的聚集,水量的增加,会继续对下游造成更大的冲击。这是非常危险的。

(2008-05-18 17:28:30)
[张兵]:

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到,滑坡体不是一两处,而是成片成片的。大家可以看到,从这个地方一直下来,有很多的滑坡体,这样成片的滑坡体的危害性就非常大。我们还做过一个初步的统计,从映秀镇到汶川县,大概有大大小小的滑坡体超过1200多个。所以这个数据量非常大。

(2008-05-18 17:29:53)
[中国网]:

滑坡体超过了1200多个,有没有主要集中的地段?

(2008-05-18 17:30:36)
[张兵]:

集中的地段可以说是到处散布,很普遍,而不是个别的集中在某一个地段。

(2008-05-18 17:30:50)
[中国网]:

所以每天从遥感飞机以及卫星上都可以传回那么多的数据和图片。我们有一位网友问到一个问题,请问嘉宾,你们的数据能不能及时的和灾区共享?为防洪抗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008-05-18 17:31:14)
[张兵]:

我们每天分析图片,一旦有结果,我们会通过科学院的办公厅及时向国务院应急办报送,这个是不会耽误的,我们以最少的时间来报。这个时候大家加班加点,希望赶在第一时间把这个信息送出去。

另外,昨天下午白春礼副院长带队到成都视察灾区情况,我们中心郭华东主任也带去图片,把它们送给当地的政府。

(2008-05-18 17:32:27)
[中国网]:

所以还是能为防洪抗灾起到作用,并不是在北京自己看看就可以了。

(2008-05-18 17:34:08)
[张兵]:

不是的。

(2008-05-18 17:34:28)
[中国网]:

张主任,还有网友问,卫星遥感能弄清堰塞湖堆积体的规模、稳定性和蓄水量及上、下游受威胁范围和人员情况吗?咱们能不能从遥感器看到它到底多大,能不能稳定。最近余震很多,能不能发生一些迹象?

(2008-05-18 17:34:39)
[张兵]:

实际上这相当于估算体积的问题。从遥感图象来讲,我们可以采用立体相对的方式做一个三维地形,估算滑坡体的体积大小。而我们的这次飞行是平面飞行,但是我们可以收集到当地的历史的DEM的数据,我们可以经过分析,尤其经过影像的分析,可以大致估算滑坡体的体积。

(2008-05-18 17:34:58)
[中国网]:

这位网友还问到,能不能检测到对上下游受威胁的范围以及受威胁的人员情况?

(2008-05-18 17:36:04)
[张兵]:

这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第一,整个的滑坡体的大小、水量、堰塞湖的规模是从它的来源来讲,可以这样分析。第二,它的地势,整个地势如果越陡,自然对下游的冲击力就会越大。第三,下游的人员以及村镇的分布情况。我们把它们统一结合起来,大概可以预估出滑坡体对下游的影响。

当然,这个工作是多领域交叉的工作,不仅仅是只做遥感的人来做。有很多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地貌学家,他们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这个工作中。

(2008-05-18 17:36:29)
[中国网]:

谢谢张主任。这里还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说请问中国科学院有没有专家到灾区去?您所在的单位科研人员在这次抗灾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关键时刻看你们了,为你们加油致敬。

(2008-05-18 17:37:50)
[张兵]:

中科院是有专家到前线去。科学院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是做遥感工作。其他的领域,像资源环境,比如成都山地所。今天山地所的研究人员过来,与我们做遥感工作的人员一起判断这些数据。他们有些人员已经在当地深入到灾区,通过地质、地貌的分析能够掌握当地的第一手资料,方方面面都在为这次抗震救灾做贡献。

(2008-05-18 17:38:11)
[中国网]:

所以我们的科研人员也参与到了抗灾第一线,积极地为抗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所有的科研人员为这次地震所做出的奉献和工作。在这里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张主任,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地震之后必有洪水”。而且我们看到在16日,在成都的彭州境内有一处堰塞湖已经发生溃决。您对这种民间的说法是怎么看的?

(2008-05-18 17:39:23)
[张兵]:

这种说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堰塞湖在加入滑坡体的泥沙,相当于一种洪水,泥石流比洪水更加严重。洪水是水和细微土壤的结合,但是泥石流会夹杂很多大型的石块,因此冲击力更大。这种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

(2008-05-18 17:40:00)
[中国网]:

现在在四川境内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大吗?

(2008-05-18 17:40:31)
[张兵]:

这种可能性,据现在分析还是很大的。为什么政府要大量的把灾区的灾民转移出来,就是担心下面会引起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现在很多滑坡体经过地震以后松动了,不是只有这些滑坡体,有的是隐性的,已经松动了,但是没有完全断开,没有完全跨掉。但如果有新的余震,它会真正的垮掉,这样整个滑坡体的数量会进一步的增加。

(2008-05-18 17:40:42)
[中国网]:

这些能在监测数据上体现吗?

(2008-05-18 17:41:34)
[张兵]:

相对于已经产生的滑坡体来讲,它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专家认真的比较分析,尤其是和灾前的数据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出很多的具有隐性的滑坡体。

(2008-05-18 17:41:47)
[中国网]:

这里还有网友问,请问现在有哪几处的堰塞湖比较危险?专家能不能具体的谈一谈?

(2008-05-18 17:42:10)
[张兵]:

关于信息的发布,还是有一定的渠道,像我们的发布主要是给国务院应急办发布。我想这也不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恐慌,政府会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疏散灾民。应该说,我们所监测到的很多滑坡体在网上、新闻里也有所反映,相当于我们的很多数据已经通过政府,媒体在广为宣布,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欣慰的。

(2008-05-18 17:42:31)
[中国网]:

昨天在四川地区又有降雨。我们想问一下,有没有引起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有没有新的路段发生滑坡?咱们的监测数据有没有显示?

(2008-05-18 17:43:53)
[张兵]:

我们也非常注意新闻媒体中关于当地的灾情,这样能够及时指导第二天的飞行任务。比如说我们得到关于青川县青竹河有抬升,甚至形成堰塞湖的情况,马上给重庆打电话,他们就安排了飞行任务。今天上午已经把这个地区的数据拿下来,我们正在分析当中。

(2008-05-18 17:44:15)
[中国网]:

四川的气象台也在昨天发布了气象预告,在21日前后,全省将遭遇转折性的降雨天气。很多网民非常关注,这会不会给地势造成新的影响?会不会引发一些大的堰塞湖的溃决?

(2008-05-18 17:46:16)
[张兵]:

降雨是很不利的,现在隐性的滑坡体,降雨会加速它们成为真正的滑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降雨对灾区来说是雪上加霜。

(2008-05-18 17:46:48)
[中国网]:

一般多大的降雨量会给灾区的灾情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2008-05-18 17:47:14)
[张兵]:

这里没有一个定量的概念。因为每个滑坡体所产生的地势,比如它的地势有多少度,地势越陡,自然产生进一步滑坡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瞬间的雨水冲刷比小的,但是长时间的雨水影响更大一些。

(2008-05-18 17:47:23)
[中国网]:

张主任,我们想问一下,对地观测中心监测的数据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做灾情的评估。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做出的最新灾情评估?

(2008-05-18 17:49:02)
[张兵]:

最新的灾情评估现在正在联合中科院、还有多家单位一起做。灾情评估应该是在江油这一块有新的情况出现,还有青川县有新的情况出现。以前,对于理县在地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观察的少,但是现在看来,应该说汶川在往西的理县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很严重的。

(2008-05-18 17:49:43)
[中国网]:

中科院的这次的监测会持续多久?有一个计划吗?

(2008-05-18 17:50:44)
[张兵]:

无论是在北京的工作人员,还是在重庆的两架飞机的机组人员,我们目前没有任何的退缩计划,会一直持续下去。飞机在那边,每架飞机一天起飞两次,非常频繁。有些地区以前飞过,但是了解到它有新的余震,或者说有新的灾情发展的话,我们会再次重复飞一遍,这样可以更加及时的了解它的发生、变化情况。

在北京这边的科研人员,一方面就数据本身做了很多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和DEM和当地的资料数据做数据融合等方面的处理,比如三维的地形显示的处理。这样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灾情的情况。

(2008-05-18 17:51:12)
[中国网]:

我们还想问,这些数据可能在灾期会起到最新的监测作用。在后一个阶段,比如在灾区重建的阶段,咱们的监测能不能给灾区重建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或者建议?

(2008-05-18 17:53:20)
[张兵]:

肯定的,可以说是会提供很大的帮助。不仅仅是救灾,为灾后重建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要进行灾后重建,包括道路进行重新的修整;房屋应该建在什么样的位置;对环境的破坏情况;我们的电站应该建在什么样的位置更加合适;让它减少对再次发生泥石流对电站的冲击等等。这次拿到非常详实的航空遥感数据,对以上的工作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8-05-18 17:53:48)
[中国网]:

今天非常感谢张主任做客中国访谈,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又新又全的数据,让大家及时了解到了灾区的情况。在这里,我们也非常关注灾区的最新情况,如果有新的情况,我们会再与专家进行联系,给大家新的通报。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2008-05-18 17:55:50)
[张兵]:

谢谢!

(2008-05-18 17:56:24)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